[摘要] 生活在水乡的人与水息息相关,未来五年绍兴的水利会如何发展?近日我市水利“十三五”规划通过审查,预计投入319亿元,五年内建设近200个项目,打造“江南水乡和现代水城典范”。
生活在水乡的人与水息息相关,未来五年绍兴的水利会如何发展?近日我市水利“十三五”规划通过审查,预计投入319亿元,五年内建设近200个项目,打造“江南水乡和现代水城典范”。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2010年~2015年),全市以推进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掀起了新一轮水利建设热潮,水利建设投入力度空前加大,累计投入195亿元,为“十一五”期间投资的2倍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提升水安全保障、水生态环境承载、水管理和服务三大能力,五年内建设近200个项目,完成319亿元投资,通过五个“构建”,打造“江南水乡和现代水城典范”。
构建立体型防治体系,打造“洪涝可控”之城。至2020年,全面解决“一网两江”(一网指绍兴平原河网,“两江”指曹娥江和浦阳江)流域防洪排涝突出问题,城市、重点镇及规模以上农村防洪闭合圈全面封闭,实现一线海塘达标率100%,两江干流达标率95%,主要支流达标率85%;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
构建高效型供水体系,打造“用水可保”之城。至2020年,全面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2.15亿方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0m3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7m3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9以上。
构建生态型清水体系,打造“流畅水净”之城。至2020年,全面改善河湖水域生态环境,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全市水域面积不缩减,水土流失率不超过7%,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水城面貌得到进一步体现。
构建文化型水景体系,打造“水文交融”之城。至2020年,绍兴水文化走出绍兴、走向,争创水利风景区两个(鉴湖风景区、钦寸水库风景区),新建一批具有文化品位的精品水利工程,促进水利遗产保护、景区建设管理和水文化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
构建现代型水管体系,打造“水管智化”之城。至2020年,全面推行绍虞平原水利一体化、“河长制”管理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节水型社会创建区(县、市)覆盖率达到70%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水电站、重点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率达到100%,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施项目管理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水利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未来五年,我市将通过“强库”“固堤”“扩排”“开源”“提升”“综治”等六大工程,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水利现代化工程体系。同时按照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转变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防汛防台抗旱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投融资、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水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行业能力建设,增强水利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