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金融 > 正文

世界经济黄皮书:金融危机极可能会延续十余年

燕赵都市报  2011-12-28 09:55

[摘要] “2012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发布暨世界经济与国际形势报告会”27日在北京举行。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当前正在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推迟多年、推迟多次不得不爆发的金融危机,整个危机极可能要延续十年甚至更长。

 从2009年3月末至2011年9月末,我国短期外债占比由五成左右逐步上升至超过七成。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以来,我国短期外债占比连续三个季度均位于70%以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1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971.64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895.39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27.19%;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076.25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72.81%。

而截至2009年3月末,中国短期外债占比为51.52%。其后,短期外债占比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

短期外债是指偿付期限小于或等于一年的外债,而由于期限较短,在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时,债权可能被集中要求清偿,由此会使债务国产生偿付风险。学界认为,短期外债占比的适宜比例应在30%至50%左右,以此来衡量,中国短期外债占比远远“超标”。

从短期外债构成看,2011年9月末,与贸易有关的信贷余额为3749.96亿美元,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3.87%;其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50.55%,银行贸易融资占23.32%。

在外汇局看来,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大多具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背景,其增长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基本上相适应,因此,这部分短期外债占比上升不会影响我国外债安全。

“从外债和GDP以及外汇储备的比值来看,偿付风险也是很小的。”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对《财经日报》表示,“只要1年内到期外债余额小于外汇储备余额,外债就是安全的。”

在赵庆明看来,人民币、中外正利差以及我国信贷规模的控制,都是近年来造成短期外债占比不断上升原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清偿能力成为衡量外债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主要的国际清偿能力指标包括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的比率。按2011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2016.83亿美元)计算,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为459%(国际标准安全线为>20%);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的比率为631%(国际标准安全线为>100%)。

家装业渐成"红娘"金融、房产、汽车一起来牵手

明年金融环境或继续恶化将导致量价同步下行

温家宝:开放金融 让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